安徽合肥:微光成炬 美德成风-中国文明网
安徽合肥:微光成炬 美德成风
发表时间:2024-02-18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近日,随着安徽省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儿童学校和老年学校校长梁邦定入选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合肥市“中国好人”总人数达200人。

  一位好人就是一个榜样,他们或见义勇为,或孝老爱亲,或敬业奉献,或诚实守信,或助人为乐……不断涌现的凡人善举,一次次登上“热搜”的暖心故事,成为合肥市努力打造“好人之城”的动力源泉。

  好人就在身边

  在巢湖岸边一个不起眼的村落,住着这样一位老人:他挚爱教育,拄双拐40多年,坚守三尺讲台。退休后,主动请缨担任当地儿童学校和老年学校的负责人。凭借顽强的毅力,克服病魔的侵袭和身体的不便,数十年如一日地向农村“一老一小”进行理论宣讲、帮扶助教,传播无私助人的正能量。他就是合肥市第200位“中国好人”梁邦定。

  上世纪70年代,巢湖市烔炀镇中李小学急缺老师,梁邦定应招入校从事教育事业。在接触了教学岗位后,梁邦定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1979年,因为一场意外,梁邦定的左腿患上皮肤癌,最终截肢。自此,他拄上了双拐。即便生活不便,他也未曾放弃,在中李小学三尺讲台教书育人30多年。

  30年如白驹过隙。梁邦定回忆,2009年退休后,他本可以与老伴过上悠闲的日子,当看到村里不少孩子因家长在外务工,导致无人照看、疏于管教,梁邦定心里十分着急。

  2014年5月,中李村儿童学校挂牌成立,梁邦定义务担任校长。同年9月,中李村老年学校在南湖方村文化广场挂牌成立,梁邦定又一次站出来,主动提出担任负责人。10年来,为了“一老一小”两所学校能够正常运转,梁邦定一心扑在教育上,村中的“一老一小”就是他的“精神家园”,为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劳心费力。

  梁邦定坦言,这些年,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健康。“三次重病、上了十几次手术台,死里逃生。”但对于他而言,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另外一种“健康”。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实际上,很多“中国好人”都是身边的普通人,他们带着最朴素的出发点,用实际行动诠释,平凡的人可以书写不平凡的人生,普通的工作可以创造不普通的成就。

  2023年5月5日,在徐州出差的尹向阳、蔡文俊跳入水中,以身破窗,不顾伤痛,成功救出3名落水者,入选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2022年8月26日,巢湖市柘皋镇星火村翟二份村村民翟大胜发现3名儿童在水中挣扎呼救,立刻跳入水中,将孩子们一一救起,避免了一场悲剧,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

  1939年,英雄吴长仪牺牲在今肥东县白龙镇青龙厂社区附近。在英雄事迹的感召下,合肥人商宗年的爷爷每年带着子孙后辈给吴长仪烈士护墓、扫墓,长达80余年。商宗年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

  截至目前,安徽省合肥市先后涌现14名全国道德模范、200名“中国好人”、221名“安徽好人”、60名全省道德模范。

  中国好人是看得见的正能量,是行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就在你我身边,用点滴行动书写大爱篇章。

  坚定做个好人

  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好人”?

  这一朴素的追问,可以从凡人善举中找到最美解答。

  ——“我想让我的妻子多活一段时间,让她在余生活得幸福快乐,不带遗憾。”“中国好人”汪传道说。

  30年来,妻子李美华数次被下病危通知书,他却用自己的爱,一次次将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甚至打破了医生“最多只能活三年”的预言。蜀山区井岗镇金湖社区居民汪传道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段“传奇”。

  ——“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的爱心汇聚在一起,点点星光就能照亮夜空。”“中国好人”王萍萍说。

  2022年8月18日上午9时,王萍萍再一次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献血点,挽起衣袖,握紧拳头,捐献出1个单位的血小板。从2001年7月10日开始,来自合肥市瑶海区的王萍萍21年间已经无偿献血143次。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真心热爱自己的岗位,把本职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经营。”“中国好人”张凤彪说。

  作为瑶海区公厕清掏的“活地图”,哪条街巷有多少化粪池、窨井,以及下水道是什么走向,他都一清二楚。多年来,张凤彪不惧脏累,默默坚守在清掏化粪池和疏通下水道岗位上,为市民营造舒适整洁的卫生环境。

  ——“能够为社会作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更要无愧于这个时代。”“中国好人”黄先明、葛惠珍夫妇说。

  2023年12月20日下午,87岁的黄先明、葛惠珍夫妇在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金湖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为甘肃地震灾区捐赠善款10000元。夫妻俩一生勤俭节约,连续38年捐资助学,帮助了百余名困难学子,累计捐资近百万元。

  好人越来越多

  好人群体越来越大,成为安徽合肥高质量发展的内核动力。

  为让更多好人从幕后走到台前,合肥把发掘推荐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来抓,持之以恒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肥市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等,创作主题歌曲、主题节目,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活动,着力推动市民修身和城市提品同行,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美德不仅是品质,更是实践。建设好人之城,不仅仅是引发一种内化于心的感召力,更要形成外化于行的行动力。”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礼遇好人是“好人之城”的一贯作风。2023年9月,一节印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海报的车厢出现在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的列车上。这是合肥首次专设好人、模范主题的地铁专列,让好人精神感染更多人。

  2022年4月,合肥市文明办联合八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最美志愿者礼遇关爱工作的通知》,为历届市级及以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身边好人和最美志愿者等集中办理“礼遇关爱卡”,持卡者可享受免费体检、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免费游览景区景点、免费观看文艺演出等礼遇。

  不仅如此,合肥还陆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座谈会、宣讲会,为好人、模范拍摄系列公益短视频等活动,时时刻刻发扬好人、模范精神,落实向上向善的公民道德建设。

  “越来越多的合肥人崇尚善德义举,存好心、行好事、当好人,与合肥这座‘好人之城’上演‘道德版’双向奔赴。”在安徽大学经济学教授李静看来,“让德者有所得、好人有好报,激发社会大众向榜样看齐,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这就是合肥这座城市好人越来越多的原因。”(供稿:安徽省文明办 安徽文明网)

【责任编辑:原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