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
17
总策划第2213期
王红旭重庆
江水无言,却永远会记得他的名字
王红旭,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老师。2021年6月1日,两名儿童在码头江滩玩耍时不慎落水。危急时刻,正在附近的王红旭,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跳入江中,成功救起一个孩子,在他奋力将第二个孩子托举推向其他救援者后,因体力不支被卷入滔滔江水,再也没能上岸……

        6月3日的重庆,天气阴霾,小雨淅沥,山城百姓手持白菊,自发来到大渡口宝山堂,送别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教师——王红旭。

      王红旭。重庆市大渡口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就在两天前,两名儿童在重庆万发码头江滩玩耍时不慎落水。危急时刻,正在附近的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王红旭,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跳入江中,成功救起一个孩子,在他奋力将第二个孩子托举推向其他救援者后,因体力不支被卷入滔滔江水,再也没能上岸。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王红旭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冲刺,将生命定格在了35岁。

        那天,王红旭和几位好友带着孩子结伴到江边游玩。大约下午5点40分,就在王红旭要离开江滩时,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忽然传来。

        “快,有娃儿落水了!”“是两个小孩子,掉水里了!”

        两个孩子同时掉入水中,离江岸越来越远,在水里拼命挣扎。事发突然,原本嬉闹的人群一下子变得惊慌起来。

        现场目击者回忆说,当时王红旭在距离江水100米的地方,听到呼叫后,他像一道光一般冲了过去,“他跑得那么快、那么急,最初我还以为他是落水孩子的爸爸。”

        “还有一个!”“还有一个!”当王红旭救起第一个小孩后,他听到人们的叫声,看见还有一个孩子被卷得越来越远,没有犹豫,他立马游向了更远处。

        江水湍急,江滩前沿的江水下面,是一个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断层,王红旭的脚下没有支撑点,加之衣服被江水浸泡后变得异常沉重,他拉住第二个孩子想往岸边游,却怎么也游不动。

        在反复与江水的纠缠之中,王红旭的体力消耗已接近极限。

      在现场的网友拍摄的视频画面。图片来源:重庆广播电视台

        就在这个紧急关头,王红旭拼命托举着孩子往前一推,后面的人顺势接住了孩子,王红旭却因为这一推的反作用力向后退开,一下子被卷入了湍急的旋涡。

        “如果他在体力不支的时候放弃救人,自己一定能上岸。但是他在最后还是拼尽全身力气把第二个孩子托举出水面,递给后面接力的人。”目击者说。

      事发后,救援队伍一直在江面寻找王红旭的下落。图片来源:大渡口发布

        两个和他素不相识的孩子都被救活了。然而,6月2日下午4点左右,噩耗传来:王红旭的遗体在事发水域附近被找到。

        王红旭的离世,让整个山城为之悲恸。6月4日,王红旭出殡,市民自发来到育才小学,站在道路两侧默默等待着送别英雄。

      市民和学生送别王红旭。图片来源:大渡口发布

        “沉痛悼念王红旭老师,英雄一路走好!”大渡口区育才小学的校门口挂上了黑白标语,市民和学生站在道路两侧默默等待着送别英雄。

        在交警的引导下,灵车从学校门口缓缓驶过,路边守候的人们含泪一遍遍呼喊:“王老师,英雄!王老师,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市民和学生送别王红旭。图片来源:大渡口发布

        “千年渡口,凝望奔跑的方向;百米冲刺,笑对生死的考场……”几天后,重庆音乐人有感于王红旭的英勇事迹,谱写了《最后的课堂:致敬舍身勇救落水儿童的王红旭老师》这首歌,哀婉悲壮的旋律,久久回荡在重庆的上空。

        王红旭一家三代都是教师,是名副其实的教师世家。

        爷爷王世才扎根农村教育事业42年,直到去世前一个星期还坚守在讲台上;奶奶范信秀今年86岁,年轻时曾担任小学老师;父亲王平与母亲李永兰都是当地人口耳相传的好老师。

        “三代人都教书,教的都是良心书。”王红旭父母说,王家的育人理念就是教“良心书”,就是“尊重学生”。

        父辈们热爱教书、关心学生的样子给童年的王红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老师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王红旭。资料图片

        在得知王红旭遇难的消息后,86岁的奶奶范信秀几度晕厥过去,但当了解到自己的孙子是因为救人而牺牲时,范信秀流着泪说:“孙儿牺牲得光荣!”

        江水冰冷,但人心却永远炽热。儿子出生前,王红旭曾写下这样的句子——“不出意外,你会在阳春三月呼吸到第一口空气,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他是如此珍爱生命,又充满希望,他鼓舞着人们,永远善良,永远前行,永远发光。

      (来源:中国教育报 重庆日报 大渡口发布 责编:贺子桓)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