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斫:守正创新 拼搏奋进 打造高品质幸福雄关
发表时间:2021-03-31来源:中国文明网
视频来源:中国文明网

  

  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斫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嘉峪关。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和中亚的必经之地、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中转重镇、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她缘矿建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是随着1958年“酒泉钢铁公司”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工业旅游生态城市。1965年设市,是全国五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之一,总人口31万人,城镇化率93.68%,是全国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城市,西北最大的钢铁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名片。2017年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2020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殊荣。

  记者: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嘉峪关做了哪些努力?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更是一座城市发展不懈的追求。在矢志不渝的接续奋斗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培育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打造品牌行动为抓手,守正创新、接续奋斗,让文明之花在雄关大地灿烂绽放。

  一是注重价值引领,让文明创建有方向。开展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十大创建行动”,建成东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体育大道好人街、东湖先进模范人物长廊、关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宾湖丝路廉洁文化主题公园等主题宣传阵地,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市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了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换化为全体市民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二是坚持以德润心,让文明创建有温度。深化拓展“德润雄关”道德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评选雄关好人、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各行各业最美人物1000余人,教育引导市民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召开“德润雄关•共筑诚信”诚信“红黑榜”发布会14期,切实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三是弘扬城市精神,让文明创建有深度。将城市精神融入城市发展血脉,开展嘉峪关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宣传教育,深入挖掘和弘扬“铁山精神”“嘉峪关精神”“八棵树精神”,厚植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魏晋文化等,以优秀文化涵养城市文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艺术月”“全民阅读月”“雄关大舞台”“书香雄关”等文化惠民活动,以文化润民心、强自信。

  记者:2021年,立足新起点,如何开创嘉峪关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目标要求,紧盯中央、省委对文明城市创建做出的新部署和市民群众对文明城市建设寄予的新期待,坚持打牢基础、巩固提升、久久为功,围绕全市中心和重点工作,深入实施“八大工程”,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文明力量,在守正创新中展现担当作为。

  实施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工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以更足信心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

  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程,深化 “十大创建行动”,推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际工作、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工程,积极推进海绵城市、节水型城市、智慧城市和数字化城市建设,加强科技手段运用,不断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实施“七大创建”提质工程,持续深化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网站“七大创建”行动,扩大覆盖面,培育文明细胞,夯实文明城市创建根基。

  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进万家”等活动,深化“做文明有礼的雄关人”主题活动,引导市民群众自觉做文明生活的倡导者、时代新风的传播者、美好环境的捍卫者。

  实施公益广告宣传提质工程,深入推进公益广告“减量、提质、达标”工作,制作一批主题鲜明、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公益广告,积极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城市环境。

  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责任编辑:范 曼瑜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