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 思政课教学中的三个“不”如何破解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发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责任就是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宣传。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最现实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中存在着的“三不”问题,即“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细研根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遭遇认识论和方法论、自信与自卑的双重瓶颈与危机,造成集体或场域性“失语”“失踪”“失声”,核心问题是教育主体在理论修养和敢于斗争精神上的贫困,即教育主体的动力不强不想讲、担当不够不敢讲和能力不足不会讲。

  作为意识形态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必须敢于斗争,主动掌握话语权,以稳立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高地,因此,需要有生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什么要“发声”,当然是要取得并掌握话语权。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其话语权的巩固事关国家、民族、政党的兴衰成败。信仰坚定则敢讲,理论纯熟则能讲,能力过人则善讲,思政课教师只有将“敢讲、想讲、会讲”融入自己的工作实践,才能体验这一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主体的方式和能力,思政课教师要着重解决好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的困惑,以及解决不想讲、不敢讲、不会讲的难题,进而实现“敢讲、想讲、会讲”。针对“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等“营养不良症、贫血症和软骨症”,思政课教师更要有敢于斗争精神,要“敢讲、想讲、会讲”和“勇于、善于、敢于”发声,以“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等八个“相统一”为统领,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立思想武器 破错误认知

  一是要明确“讲什么、为什么讲、谁来讲、给谁讲、怎么讲、讲的怎么样”的问题。首先,“讲什么”的问题。非常确定,讲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完整形态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包含“本来”马列主义,也包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为什么讲”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讲”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框架、特定视角确立话语权和领导权,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等,避免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发生“颜色革命”。再次,“谁来讲”的问题,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包括思政课教师,这是由他们的责任意识决定的,即他们承担的责任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传播,这是他们职业生活的基础性构成。再次,“给谁讲”问题,思政课教师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一个首先应当明确的问题。我们党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则通过教育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教育人民群众,使其认识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重要方法。那么,“讲”的对象就是全体人民群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再次,“怎么讲”的问题,群众往往是对外部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兴趣,从讲的目的来说,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带着立场、情感、温度用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去“讲”,让人民群众真正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内化到灵魂之中去,做到世界观和人生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最后,“讲的怎么样”的问题,教育和传播是推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讲的怎么样”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是否达到“听得进、听得懂、听着信”的目的,核心问题是“入耳、入脑、入心”,即从相信到自信,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立学术自信 破本领恐慌

  二是厘清思政课教师存在的“担当不够不敢讲、动力不强不想讲和能力不足不会讲”的问题。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传播者能力弱化或自我矮化,出现“本领恐慌”,“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导致失势、失魂、失踪、失心、失理。首先,“不敢讲”。“不敢讲”,要么能力不足,怕讲错,怕讲不清楚,要么缺乏斗争精神,缺乏学科和学术自信,觉得自己从事的这个领域与其他行业的社会地位差异、学科差异、待遇差异、思想融通差异较大,尤其是在市场交易思维下处于“无或低产出率”状态,日常中易被“无视”或“鄙视”;其次,“不想讲”。“不想讲”,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传播形式化或仪式化。目前,由于损害人民根本利益、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和思想道德失范等问题存在,以及“资本”高收益的强势冲击,部分思政课教师信仰缺失,造成思政课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了认同,思政课教师失去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即失去了自觉意识、自信基础和自主能力而“不想讲”;再次,“不会讲”。这与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知识与理论化水平较低和教育与传播能力相对滞后有关,不会使用新的传播技术,不会适应新的媒体生态,更不会满足人们新需求的新话语新表达、新形式新内容,以及新载体新体裁,种种“不会讲”让思政课教师从理论的优势地位逐步转变为劣势,难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

  立主旋律 破负能量

  三是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实现“敢讲、想讲、会讲”。“敢讲、想讲、会讲”就是思政课教师不但不能“越位、虚位、错位”,而且必须“在位”,必须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思政课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知识传授者、观念灌输者,更应作为一个研究者、对话者,想讲、敢讲和会讲是对思政课教师的三个基本要求。首先,“敢讲”。就是敢于斗争,敢于亮“名片”,亮出自己是一个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并能把崇高的信仰内化为思政课教师的行为。在这个层面,专业自信是“敢讲”的强大精神动力,事业追求是“敢讲”的思想基础,因此,思政课教师就是正确思想的播种机和宣传队,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话语权,要敢于亮出自己在哪里,自己在哪里,教育和宣传就在哪里;敢于面对受众,受众在哪里,教育和传播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敢于走进群众,只有走进群众中,理论才能走进百姓心里。其次,“想讲”。“想讲”是一种家国情怀,“想讲”的前提条件是思政课教育对象为什么会“愿听”。“想讲”就是“愿意讲,有兴趣讲”,“愿听”就是“听了有效果、有收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伟大胜利足以让思政课教师感到自豪与自信,达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的境界,就有了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价值、打造好中国话语”的勇气和底气,自觉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学术生命和职业使命的全过程,使自己“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与职责相匹配。最后,“会讲”。“会讲”就是掌握教育和传播工具,学透教育和传播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理念、思想、学说等科学化处理与凝练的过程,即通过语言表达、文字表述和符号载体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活化和具体化,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不再“高冷”。马克思主义一旦得到通俗易懂地解读,理论就会被直接激活起来。因为理论可以直接进入人的精神世界。“会讲”的核心就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坚持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股正本清源的“清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创新就是要学会立与破。立理性辨识,破错误认知。立主旋律,破负能量。思政课教师是各种错误思想的“绝缘体”,搞清本来即历史与理论观点是“会讲”的必备条件,明辨真伪是“会讲”的重要素质,而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实现精准讲解,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夯实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是“会讲”的全部要义。(作者:张铭钟,系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陶 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