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上的“灵魂对话”让学生学到更多“干货”
发表时间:2021-05-1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们想拍一个关于乌兰牧骑的微视频”“我们想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在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堂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每10人为一组,汇报实践学习的选题。

  今年3月起,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这并不是简单地更改名称”,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陈智介绍,“这门课程采取专题教学的方式,增加了很多新内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设8个专题。每位老师负责一个专题,通过走班教学的形式完成授课。另外,实践学习要求学生依据课程内容拍摄5-8分钟的微视频等。

  “以前的课程内容和教材都比较老旧。”陈智坦言,此次课程改革十分必要,尽管工作量很大,但是教师都全力以赴。

  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要构建一门新课程,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主任赵丽华整个寒假都没有休息,查找相关材料,不断补充完善课程内容。开学后,她几乎每周都要开集体备课会,和教研室其他7名教师一起交流总结。

  “想把在学生看来实用价值不大的公共课讲好,真的不容易。”陈智说,“有些学生觉得学习只是为了拿证、考级。”甚至有的学生在上思政课时看其他书。

  面对这样的情况,从教近30年的陈智首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充分考虑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完整性的同时,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年龄特点以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不是做到了“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和“包装”时尚?因此,她特别强调,深厚的专业背景是讲好课的基础,用搞学术的态度讲课,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干货”,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

  陈智认为,上好思政课要“两点合一点”,即找准教材的重点和学生的关注点进行专题研究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要把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讲清楚、讲深刻,触达学生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思政课才能真正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此外,她还鼓励教师积极利用新媒体改进供给方式,“讲”得更灵活。

  内蒙古大学教师李辰就善于用现代化手段助力教学。在新学期上课前,李辰给同学们发了一份电子问卷。上课时,李辰用词云的形式把同学们的回答展示出来,“词云一出来,大家都抬起头看”。

  2018年以来,内蒙古启动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项目,计划3年打造100个名师工作室,力争覆盖内蒙古所有高校。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有33个以思政课教学名师命名的“名师工作室”。这些“名师工作室”引领教研创新,组织集体备课和教学教改研究,指导团队成员发表科研论文专著、撰写文章报告,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响亮品牌。

  2020年11月,内蒙古组建了以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成员为主体的全区高校理论宣讲团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承担着党的创新理论、“四史”宣传教育、形势政策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的宣讲任务。

  作为内蒙古“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瑞军认为,思政课不是教师灌输鸡汤的独白,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灵魂对话”;思政课讲台也不是教师将学生作为被动旁观者的表演舞台,而是和学生教学相长的平台。

  作为80后思政课教师,张瑞军的思政课备受学生的欢迎,他曾在内蒙古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技能大赛上获得第一名,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上课前,张瑞军会提前做好功课,“讲课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他举例,给物理学专业的学生上课,案例可以结合近代物理,如果是音乐系的学生,可以结合乌兰牧骑。

  张瑞军介绍,他讲的专题从主标题到小标题,都是用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接,吸引着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汲取知识。他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编自导演节目,“实现从被动听到主动学的转变”。

  萨出拉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蒙古族学生。上大学以来,她感受到各民族同学融洽相处的氛围。她说,自己是马克思的铁杆粉丝,尤其喜爱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己的思维方式都因此发生了改变。

  在张瑞军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门课程,不仅是讲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内心深处达成共识。(记者 石佳)

责任编辑:陶 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