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建党百年新起点 推进民族高校新发展
发表时间:2021-05-18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张京泽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立足百年历史新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高校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把革命精神发扬好,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奋力推进民族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一、学党史悟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创办民族高等教育的理论逻辑与重大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教育问题,创办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

  创办民族高等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伟大创举。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洋务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少数民族的解放纳入中华民族解放的全局之中。李大钊在建党之初就十分注重民族问题的研究和民族干部的培养,1923年冬来到北京蒙藏学校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了我国第一批少数民族青年团员和中共党员,成立了少数民族团支部和党支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其中就有中央民族大学的首任院长乌兰夫。1941年9月,为了动员蒙古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抗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北公学民族部的基础上,把中央党校民族班、西北工委民族问题研究室、抗日军政大学、中国女子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等院校的少数民族集中起来,创办了第一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高等学校——延安民族学院。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烽火中创建的高等学校,其办学任务是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少数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延安民族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民族干部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究基地,为推动中华民族团结抗日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创办民族高等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根据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共同纲领及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需要,作出了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指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建立中央民族学院,抽调了一批当年在延安民族学院工作过的同志进行建院筹备工作,明确了3项办学任务:为国内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以及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高级和中级的干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扬并介绍民族的优良历史文化;组织和领导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面的编辑和翻译工作。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关注着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建校初期至1966年,毛泽东先后14次在中南海接见中央民族学院师生代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3次接见师生代表;1993年学校更名时,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中央民族大学”。2001年50周年校庆之际,朱基同志到校视察,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2009年,习近平同志到学校视察时,对学校办学成就和各方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就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学作出重要指示。

  从延安民族学院到中央民族大学,从“211工程”“985工程”到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学校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开启了民族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学校走过的80年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正是我们党创办新型民族高等教育历史进程的缩影,见证了党的教育理念从阶级教育向革命教育、再向国民教育、最后向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明,创办民族高等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和平建设和发展时期,一代又一代中央民大人始终以融入国家、服务国家、贡献国家为己任,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成为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办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功典范。

  二、找定位有作为,准确把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历史方位与实践遵循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双一流”建设就是党中央为实现教育强国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把中央民族大学纳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是对学校近80年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双一流”建设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学校党委牢牢把握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意义和中央民族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特殊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初步探索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创新发展之路。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民族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保证。建设“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校诞生于烽火硝烟的抗日战争时期,因党而生、为党而立,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治立校,才能确保学校办学方向不偏差、不动摇,才能增强迎接重大挑战、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与定力,才能保证学校事业发展行稳致远、世界一流大学早日建成。

  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鲜明特色。作为唯一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的民族高校,学校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使命,必须始终坚持并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把学校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实践充分证明并不断证明,这既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是新时代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办学底色。

  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是民族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无论是在烽火硝烟的抗日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时期,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献身于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卓越人才。他们中既有本民族的第一个学士、第一个硕士和第一个博士,又有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为代表的扎根基层、到民族地区和艰苦地区建功立业的优秀青年校友。实践充分证明,学校的育人目标始终同党和国家的要求同心同向,始终同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步调一致,这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

  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是民族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导向。从20世纪50年代初参与完成三大调查任务到如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新时期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到如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始终以融入国家、服务国家、贡献国家为己任,体现对国家的担当、对民族的责任。实践充分证明,学校的发展史是一部服务国家、贡献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史,这是学校办学的宗旨和导向。

  始终坚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是民族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动力。学校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在委属高校率先实施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改革,组建了中国语言文学学部,进一步夯实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增进了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扩大了学院办学自主权,调动了学院办学积极性。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改革激发了学院的内生活力,这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谋新篇开新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动“双一流”建设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民族高等教育须深刻洞察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推进内涵建设,奋力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领“双一流”建设,突出学科牵动,推进一流大学水平整体提升。坚持争创一流与突出特色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分类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民族学学科进入世界前列,努力争取更多学科进入国内A类行列。强化优势学科,巩固特色学科,扩大应用学科,夯实基础学科,扶持新兴交叉学科,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学术团队为抓手,强化人才强校,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质量。进一步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的各项制度措施,营造以事业凝聚人、以制度激励人、以资源保障人的干事创业环境。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和教师梯队,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坚持质量立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完善大类招生、申请考核制等人才选拔机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出一批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一批高质量教学实践基地。加强和改进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需求和创新为目标,着力创新驱动,提升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学术组织模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水平。健全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支持和引导教师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推出一批重要成果。

  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深化管理强校,提升大学治理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运行效率,释放管理效能,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以服务教学科研和服务师生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设置,理顺关系、优化职能、强化协同,构建适应“双一流”大学建设需求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

  以服务国家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方向,推进开放办校,提升服务能力和贡献度。坚持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民族地区开放办学、开门办学,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拓宽办学渠道。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效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打造更多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合作平台,提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责任编辑:王 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