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庹震:讲好道德模范的故事 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发表时间: 2021-11-06来源: 人民日报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美德凝聚人心,榜样催人奋进。持续开展的道德模范表彰工作,对于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氛围,引领崇尚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时代风尚发挥了重要作用。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京举行。现将座谈会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就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要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道德模范高尚品格,引导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人民日报社积极履行党中央机关报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着力营造崇尚关爱模范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一是着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历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人民日报都用20多个整版刊登候选人事迹介绍。通过“德耀中华”“文明的力量”“最美奋斗者”“点赞中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栏目,生动讲述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本色——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的故事》《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95岁老人、71载党龄、63年深藏功名,张富清——一位老英雄的初心本色》等通讯,情感真挚细腻,语言生动朴实,故事感人至深,引发广泛共鸣。充分运用媒体融合发展成果,制作推出了一系列反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新媒体产品,引发热转热议,形成刷屏效应。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推出微纪录片《你好,张桂梅》,阅读量1835万次,微博话题“#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候选军队全国道德模范#”阅读量1.1亿次。人民网精心制作历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专题,集纳相关重点报道。

  二是着力展示道德模范高尚品格。去年以来,人民日报理论版先后刊发钟南山署名文章《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张定宇署名文章《平凡人也能成为真英雄》等,网上网下都产生了良好反响。人民日报抖音号推出微视频《每次看都忍不住泪目!林俊德院士参与了中国所有核试验,生命最后时刻仍在为国工作。致敬国之脊梁!》,播放量超过2.7亿次,点赞量1774万。文艺副刊推出“逐梦”“致敬功勋党员”“决胜2020”等报告文学专栏和“幸福就在晶莹的辛勤劳动汗水里”等专版,刊发《雀儿山高度》《铁人张定宇》《格桑花盛开在玉麦河谷》《黄大发和乡亲们筑渠的故事》《群山不会忘记》《执着的坚守》等多篇作品,通过文学手法讲述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展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是着力引导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近年来,人民日报先后刊发《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标杆》《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向新时代最美奋斗者致敬》《向功勋模范人物致敬!》等评论员文章,“人民论坛”专栏先后刊发《挺起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脊梁》《争当美德传承者践行者》《筑牢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等重点评论,评论版“人民观点”“人民时评”“评论员观察”等栏目,结合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刊发评论文章,积极引导人们感悟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的重要论述,按照王沪宁同志讲话要求和本次会议工作部署,深入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闻报道、专栏专版、评论理论、文学作品和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产品,深入宣传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持续讲好不同时期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营造崇尚、学习、关爱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为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为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 贺 子桓
【纠错】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